既怕光又離不了光的食用菌對光照有哪些要求

2021-05-02

大多數(shù)菇在菌絲體生長階段不需要光線。光線對某些菇的菌絲體生長有抑制作用。有些菇甚至連散射光線都不需要,如雙孢蘑菇、大肥菇、茯苓、塊菌等,它們通常是在黑暗的環(huán)境條件下完成其生活史的。

然而,有些菇子實體形成對光反應很敏感,它們子實體的發(fā)育,離不開光線的刺激。如香菇、草菇、滑菇等在完全黑暗下是很難形成子實體的,有的形成也多呈畸形。

多數(shù)菇當菌絲體基本長滿培養(yǎng)料時,標志著進入了光照敏感期。就應該及時給予散射光線和采取降溫措施,促其出菇。

菇的種類不同,對光量的要求也不同。一般情況下,香菇為300-800勒克斯;滑菇為300-800勒克斯;平菇為200-1000勒克斯;黑木耳為500-1500勒克斯。

而且,光線的強弱,對子實體的品質(zhì),特別是色澤,有很大影響。光線不足,草菇、鳳尾菇呈灰白色,黑木耳呈黃白色。光線過強,金針菇呈棕褐色。

鳳尾菇在波長520-570納米的黃、綠色光線下長得最快,而長于700納米的紅色光線及短于470納米的藍色光線,則不利于其子實體的形成。滿足菇對色光的要求,可以通過有色塑料薄膜或有色電燈泡解決。

直射陽光下的紫外線雖然對菌絲有殺傷作用,但一定強度的紫外線對不少種菇的子實體形成和生長有促進作用。這取決于其作用劑量的大小和時間長短,也決定于培養(yǎng)基成分和菌齡。

關(guān)于紫外線對子實體形成的作用機制,目前有兩種解釋:

一是短時間的紫外線照射殺死部分氣生菌絲,因而有利于另一階段——子實體形成的開始;

另一解釋是紫外線殺死了表面菌絲的細胞,使這些細胞內(nèi)含物釋放出來,其中某些生物物質(zhì)可能有刺激子實體形成的作用。

與《既怕光又離不了光的食用菌對光照有哪些要求》相關(guān)的文章:

熱門文章